区块链在数字社会的应用

阅读量:330
白晓颖,邢春晓

互联网催生了跨越国界、文化、种族的虚拟社区和虚拟社会。越来越多的现实社会活动转移到数字化的网络空间。产品生产制造、商业贸易流通、公共事务管理、个人社交娱乐,都体现了信息的交互过程,因此,海量信息的管理是数字社会的一个核心问题。现有模式主要面临隐私性与交互性两方面的挑战。正如Windhover原则1所倡导的,在保证个人隐私的同时,满足审计和执法的需求。一方面,要保证信息真实可信,所有者拥有足够的隐私保护和管理权,防止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篡改和不合理使用;另一方面,要促进数据流动,实现信息交互与交易所带来的价值。如何实现开放共享的安全可信架构?这需要对数据存储管理、交互共享的体系进行完善和重构。

2016119日,英国政府办公室发布了政府首席科学顾问马克·沃尔波特(Mark Walport)教授主持完成的报告Distributed Leger Technology: Beyond Block Chain。报告通过案例分析了政府和商业界在多个社会生活领域,区块链可能带来的技术革新[1]。互联网经济学家唐·塔普斯科特(Don Tapscott)在其著作《区块链革命》[2]一书中提出,在未来几十年中,区块链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的,区块链也将是最重要的科技。“20年后,我们会像今天讨论互联网那样去讨论区块链技术”,网景(Netscape)创始人马克·安德森(Marc Andreessen)如是说。本文将结合数字版权保护、物联网、隐私保护等应用实例,介绍这种技术框架对软件系统及其商业模式潜在的影响,并探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挑战和机遇。


会员登录后可下载全文

中国计算机学会(CCF)拥有《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》(CCCF)所刊登内容的所有版权,未经CCF允许,不得转载本刊文字及照片,否则被视为侵权。对于侵权行为,CCF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
作者介绍

白晓颖

  • CCF高级会员、软件工程专委会委员、服务计算专委会常务委员
  •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
  • 研究方向:软件工程、服务计算
  • baixy@tsinghua.edu.cn

邢春晓

  • CCF高级会员,信息系统专委会副主任,数据库、软件工程和大数据专委委员
  • 清华大学教授
  • 研究方向:软件工程、数据和知识工程,区块链、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关键技术研究等
  • xingcx@tsinghua.edu.cn